开源资讯
陆首群 原创| 基于开源的互联网和深度信息技术
2018-04-09

基于开源的互联网和深度信息技术

陆首群2018.4.1

1.     互联网

开源与互联网理念相通,互联网是基于开源的理念、技术和应用建立起来的,没有开源文化就不会有现代互联网。因此基于开源的互联网是不言而喻的。

2.     云计算

各种云计算服务解决方案,分别基于开源或闭源两种云架构。基于开源云架构的云计算提供开源云服务,而基于闭源云架构的云计算,如需要时也可兼容或拓展开源架构,提供云服务。

如微软的Azure云基于闭源架构,在其Windows服务器上通过ARM资源管理模块,也可支Linux那样的开源架构。

又如正在开发中的华为云,基于统一的开放架构,兼容各种闭源和开源架构,其中开源架构,如Linux Open StackHadoopKubernetes等。

再者,云计算落地必须通过大数据支持,而大数据是基于开源的。

3.     物联网

物联网与开源的关系,基本上等同于互联网与开源的关系,所以也可以说物联网是基于开源的。

4.     社交平台

社交平台一般具有开放、共享、协同的特征,这也是开源的特征,所以说基于开源的社交平台是不言而喻的。

5.     移动互联网

移动互联网与开源的关系,自然等同于互联网与开源的关系,所以也可以说移动互联(网)是基于开源的。

6.     大数据

在大数据的计算处理层中,对大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框架(或数据处理器引擎),如HadoopMapReduceSprintStorm等均是开源的,从而决定了基于开源的大数据。

7.     人工智能

人工智能的发展已从封闭的单机系统转变为快捷灵活的开源框架,并藉以推动构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。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工具日趋成熟,通用性较强的开源框架不断涌现,如谷歌的TensorFlow ,脸谱的Torchnet,百度的Paddle Paddle等,其共同特点是基于Linux生态系统,具有分布式深度学习数据库和商业级即插即用功能,能在GPU上较好地继承HadoopSpark架构,广泛支持PythonJavaScaleR等流行开发语言,与硬件结合生成各种应用场景下的人工智能系统与解决方案。

2015年,美国某些人工智能巨头,如谷歌、微软、脸谱、IBM为突破其在人工智能研发中遇到的瓶颈,先后将其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开源。

2017-2018年科技部公布“中国启动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建设计划(一个平台四大支柱)”,提出要建设人工智能开源平台(20171118日提出要建设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”,2018316日万钢部长提出将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”修改为“人工智能开源平台”)。

8.     区块链

2017年开源创始人之一,Apache基金会创始人Brian Behlendorf领衔研发由Linux基金会组织的区块链研发项目:基于开源的区块链(超级账本Hyperledger),任该项目执行董事。这是迄今在全球影响最大的区块链研发项目。